永利娱高·(ylg)060net-App Store | 中文版 | ENGLISH | 管理员入口
关注官方微信
试验班介绍

储能科学与工程班(储能班)简介

日期 : 2022-07-13 点击数: 来源:

一、国家目标与学校举措

为落实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为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支撑储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根据该计划,国家将全面推进完善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体系,大力推动建设若干储能技术学院或研究院,建设一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动储能技术关键环节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高度重视,积极申报“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经过积极谋划,多方调研论证,整合七大优势学科办学资源,深入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确定了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物理空间,该专业于2020年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乃至世界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6月,西安交大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评软科A+,全国排名第一。

西安交通大学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一流大学新形态,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在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网等一大批储能领域龙头企业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入选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获批总经费4.3949亿元,数额位居获批高校第一。

二、专业建设目标

储能专业建设坚持以革命性看待、高水平规划、多举措降本、全链条建设和系统性改革为原则,针对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问题以及储能技术和储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性问题,综合考虑网侧、发电侧、用户侧、居民侧、社会化储能设施等各方面需求,以培养站在世界储能技术前沿勇于创新的技术带头人具有宏观战略思维和市场思维复合型管理人才为目标,形成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搭建世界领先的教学与产教融合创新,为推动和加快国家及区域能源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快速响应国家能源战略,针对储能行业迫切的人才需求,依托我校能源相关学科的雄厚实力,打造量身定做的人才培养方案。

2.坚持多学科交叉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全面整合我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等六大储能相关学科的人才、平台、科研基地等资源,形成多学科联合共建储能专业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新模式。

3.坚持行业引领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机制。贯彻新工科理念,加强与储能行业十大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构建培养方案,联合打造双师型队伍,合作建设实践实训平台与基地,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产业需求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行业产业的共同发展。

四、专业定位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根据我国能源和产业发展对复合型储能人才需求,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七个理工类优势学科(含两个A+学科),培养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适应能源科学发展促进能源产业升级进步的高素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型专业

五、培养模式

储能专业实施由七大学科交叉十大企业协同国际前沿引领的“通专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大一学生开展储能专业通识教育大一末学生按照热质储能储能系统电磁储能三个模块,结合个人意愿综合成绩进行模块分流,并进入相关学院进行模块课程学习,学生可跨模块选择储能专业特色课程储能领域十大龙头企业提供企业导师进行联合培养,永利娱高·(ylg)060net-App Store和相关优势学科所在学院为储能专业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机会,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储能领域领军人才。

六、专业模块

(一)热质储能

热质储能模块主要依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流科学与工程系,以“科教融合,创新引领”为指导,针对节能减排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学技术问题,围绕能源高效转换、储存和利用过程中的基础热流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国际性”特色,注重能源学科与其它学科综合交叉。热流系一直践行科教融合,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院士、何雅玲院士均为国家教学名师,分获“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承担3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与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结合起来;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等大团队;建有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能源与环境中的热质传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能源与非常规能源利用中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陕西省能源与环境中的热质传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平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国家三大奖8次;荣获多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形成了一支包括院士名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博新优博人才等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构筑了一个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成绩突出的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综合交叉型和原始性创新型的研究基地。传承西迁精神、百年热流奋进,为储能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国际一流的科教创新平台。

(二)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模块主要依托于电气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作为电气学院最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在教学方面组成了以别朝红教授、宋政湘教授为首的核心教师团队,开设了“电力系分析”、“储能系统设计”、“智能电网储能应用技术”、“电储能与并网技术”、“能源互联网”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使学生将电气工程与储能融会贯通;在科研和实验条件方面,借助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成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并网变换、分布式接入、储能材料与电池分析、储能装备研发等一系列科研和教学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科研环境;在科研方面,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型电力企业等在内的众多研究开发项目,使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储能领域重大研究;与国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储能系统模块将借“西迁精神”的东风,努力成为国际储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为本专业的同学创造未来发展的最佳机遇。

(三)电磁储能

电磁与化学储能模块主要依托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等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团队,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0余人。该模块将围绕电解电容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储能材料与器件,薄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第三代太阳能材料与器件以及相关电容器、电池储能模组控制为学习和研究对象,建有相关的储能材料制备、储能器件制备、储能模组、性能表征、微观分析等高端教学实践和研究平台,满足电磁与化学储能模块的学生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

关闭